海南美食
远在公元前110年,汉武帝就在海南岛建立珠崖,儋耳两郡。珠崖,儋耳之所以得名,据说是因“崖岸之边产珍珠”和当地黎民的耳朵上戴了许多大耳圈之故。五代(907-960年)以后,中原战事频繁,大批汉人迁居海南岛。南宋末年(13世纪末),因逃避战乱,几十万福建的莆田人移民到海南岛,带来了莆田话和闽南文化。同时莆田文化发达,朝廷派官到海南任职也多数是莆田人,任职满后定居在海南。他们对海南饮食文化也起了很大的影响。
海南岛四面环海多山林,盛产海鲜,如鱼,虾,鱿鱼,螃蟹,蚝等;禽畜如鸡,鸭,牛,羊,猪等;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,使到海南菜看中常出现的特色水果如椰子,黄梨,木瓜等。以椰子制成的菜肴和糕粿,也是海南人所长,有海南椰子盅,海南咖喱鸡,海南薏粑等。
海南人南来比较迟,较有利可图的传统行业都给其他籍贯的人霸占了。他们只好途穷求变,往西式饮食业发展。最初南来的海南先辈,很多经营咖啡店及面包厂等。除了售卖咖啡,洋茶,咖椰面包,也开设饭摊售卖家乡具有代表性的小菜。早期有很多海南人在洋人家里当厨师,学会烹调西餐的诀窍后创制出海南式美食风味,如香煎牛扒,羊扒和著名的海南猪扒。海南人很重视传统,因此,他们在原有的传统烹饪基础发展出具有本地特色的菜肴,如海南鸡饭,海南咖喱鸡,海南羊肉汤,鱿鱼粉丝炒韭菜,海南牛肉粉等。
|